水泥粉磨过程中糊球现象产生的原因
在水泥生产工艺中,水泥粉磨过程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,水泥粉磨过程经常会遇到“糊球现象”,也有的叫“包球'或“物料包层'。这样形成的细小颗粒层,实际上是一个衬垫,对研磨体的冲击和研磨起缓冲作用,使粉磨效率降低,电耗增高。
这种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误认为是由于物料潮湿引起的,但后来人们发现,愈干燥的物料糊球现象愈严重。如水泥磨粉磨的物料比生料磨要干燥得多,可水泥磨所产生的糊球现象却比生料磨更严重,生料磨甚至不产生物球现象。
这说明,当磨内温度过高时,甚至较大颗粒的物料也会产生糊球现象。这种现象不能用单一的理论来解释,因为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现象。糊球的真实原因是:
1)静电作用
磨内研磨体对物料的冲击和摩擦会产生静电,使非常细小的颗粒成为带电体。被粉磨的物料是由不同质的颗粒组成的,在摩擦过程中,一部分带上正电荷,另一部分带上负电荷。这些带正负电荷的颗粒互相吸引,于是便粘附在研磨体和衬板的表面上。颗粒越小,温度越高,产生的静电量亦越大,吸引力也就越强,粘附现象就越严重。
2)表面一能力作用
固体表面上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价有时是不会完全饱和的,因此在固体表面上会形成不均匀的力场,产生吸附作用。
3)吸附作用
各个单独的细小颗粒表面会吸附一层空气薄膜。这层薄膜会阻止这些颗粒的结合。如果温度过高时,它就会破坏,使这些颗粒能更快地自由结合,产生吸附作用。
4)机械冲击作用
在研磨体与衬板和它们自身的互相冲击中,物料颗粒会被撞击在一起并压实在不平整的研磨体或衬板的表面上,形成细小颗粒层。
河南红星机器,谙熟水泥生产设备的制造,能够成为个人事业腾飞的转折点,让水泥公司获得更强大的力量和更宽阔的视野。
上一篇:影响振动筛工作效率的3方面因素
下一篇:怎么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