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铜选厂选矿工艺的改进技术及应用
武山某铜选厂随着选矿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加,原有的选铜浮选流程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生产要求。于是该选厂负责人对原矿进行了中矿再磨工艺的改进优化,改进后,有效提高了该铜选厂的选铜指标,有效提高该铜选厂的经济效益。
一、新旧工艺试验对比
1、工艺流程对比
旧工艺为原矿经磨矿后(细度为-0.074mm,62%)进入浮选作业,浮选工艺是两粗两扫三精,中矿循序返回的普通工艺流程, 剂制度为:石灰添加至球磨机中,浮选矿浆碱度pH=12.2,粗选Ⅰ、粗选Ⅱ、扫选Ⅰ采用MA-1+MOS-2 剂,扫选Ⅱ段采用MA-1,精选段为空白选。新工艺流程选择精Ⅰ尾与扫Ⅰ精合并后中矿进行再磨,磨矿细度为-0.074mm98%,铜粗选入选矿浆细度-0.074mm为65%左右, 剂制度同旧流程。
2、闭路试验结果
新旧工艺流程闭路试验结果显示,旧、新工艺流程精矿铜品位为21.45%和22.58%,新流程比旧流程铜品位提高了1.13%,铜回收率提高了4.20%,金回收提高1.46%,银回收率提高8.82%。
二、工业生产应用及
选矿试验结果表明,中矿再磨工艺流程有利于提高武山铜矿选矿技经指标。因此,武山铜矿充分利用红星机器球磨机作为中矿再磨机,并购置了水力旋流器、渣浆泵、管路以及修建泵池等,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,对选铜工艺流程进行了技术改造,工艺流程见下图。改造之后的工艺流程为中矿(精Ⅰ尾与扫Ⅰ精合)泵入旋流器进行预先 ,分级溢流(细度为-0.074mm,95%)进入原矿泵池,沉砂进入红星机器球磨机进行再磨,形成再磨分级闭路流程。现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工作,并不断摸索、优化旋流器、磨矿介质等工艺技术参数,2014年8月正式开始实施工业试验,通过一年的生产实践表明,武山铜矿应用中矿再磨工艺后,取得了较好的 ,选矿生产指标有所提高。工艺改造 见下表。
综上,工艺改造后比工艺改造前的各项生产指标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,其中铜、硫、金、银回收率分别提高1.54%、1.12%、1.13%、2.02%,经济效益明显。
根据以上分析,此次对铜选厂选矿工艺流程的改造优化非常成功,有效提高了选铜技术指标,从而为铜选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。此次改造过程简单、操作方便,值得同类铜选厂学习借鉴。
如果购买球磨机的用户,欢迎随时到红星机器选购,红星机器免费咨询电话:0371-67772626。